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


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,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,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,和抹大拉的馬利亞。(1925)

七日的第一日清早,天還黑的時候,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,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,(201)

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,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裡復活。於是兩個門徒回自己的住處去了。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。(209-11)

天使對他說:婦人,你為甚麼哭?他說: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,我不知道放在那裡。(2013)

耶穌問他說:婦人,為甚麼哭?你找誰呢?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,就對他說:先生,若是你把他移了去,請告訴我,你把他放在那裡,我便去取他。(2015)

馬利亞─一個十分普通的名字,單單在25節就出現了三個。她一直跟隨耶穌,但和其他的門徒沒兩樣,一樣對耶穌的復活不明所以。不過,唯一的分別是,門徒不明白便回家,但馬利亞站在墳外痛哭,她不單在哭而且還鍥而不捨地要找回耶穌不見了的屍體。因此,不論是誰問她,她的回答都是一樣:「 你把他放在那裡,我便去取他」。是什麼支持著一個婦人如此不離不棄?是愛。

一個曾經經基督由罪的重重綑綁中釋放的人,一個在生命更新之後被重新接納的人,對那位釋放者和表納者恩情的感激,令馬利亞成為耶穌忠實的跟隨者。雖然在短短的三天內,馬利亞經歷了兩次痛失致愛的打擊(耶穌十架上的犧牲和屍體的失落),卻沒有摧毀她跟隨基督的意志和決心。她那鍥而不捨的動力和精神,正源於她對基督大愛的回應。

是愛牽引我們向困難誇勝,向卑微者屈膝;是愛令我們在絕望面前重燃希望。

愛,不一定能夠明白,因它跨越了理性。雖不明白,但愛卻能改變生命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