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復活後,曾向數以百計的人顯現,但聖經具名記載的只有三次。分別是:在墓園哭泣的馬利亞、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和小信的多馬。今日對我們這些知道結局的人而言,耶穌的復活是理所當然的事,讀經時或許再難代入當時門徒的疑惑和矛盾。須知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全新的事物,即或對目睹拉撒路走出墳墓的信徒而言,同樣是全新的事物。
耶穌的復活不是在已死的身體上再次展現生命(像拉撒路),而是展示一個全新的生命狀態,一個永恆、榮耀的新生命。因此,馬利亞眼見而不識,門徒同行而不察,並非他們有什麼問題,而是他們未見識過真正生命的本相,所以不能把眼前的耶穌和他們經驗中的耶穌連結起來。耶穌因不同的對象,用了不同的方法重建那失落的連繫,包括:馬利亞名字的呼喚、以馬忤斯路上門徒的擘餅和多馬的親手驗證。分別不在於信心的大小,而在於需要的不同。多馬要親自驗證才能跨過理性的障礙;以馬忤斯的門徒,要用過去的經驗掃除眼前的疑惑;馬利亞靠的則是熟悉的呼喚。
愛我們的主,按我們不同的需要去俯就我們,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?
耶穌的復活不是在已死的身體上再次展現生命(像拉撒路),而是展示一個全新的生命狀態,一個永恆、榮耀的新生命。因此,馬利亞眼見而不識,門徒同行而不察,並非他們有什麼問題,而是他們未見識過真正生命的本相,所以不能把眼前的耶穌和他們經驗中的耶穌連結起來。耶穌因不同的對象,用了不同的方法重建那失落的連繫,包括:馬利亞名字的呼喚、以馬忤斯路上門徒的擘餅和多馬的親手驗證。分別不在於信心的大小,而在於需要的不同。多馬要親自驗證才能跨過理性的障礙;以馬忤斯的門徒,要用過去的經驗掃除眼前的疑惑;馬利亞靠的則是熟悉的呼喚。
愛我們的主,按我們不同的需要去俯就我們,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